间隙的关闭是美学修复中最迫切的治疗要求之一。理想状态下,必须预先通过正畸治疗获得合适的空间和咬合关系,但是在某些正畸治疗无法进行的情况下就需要修复治疗的帮助。正确的分析诊断,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最后才能到达良好的效果。 图1. 28岁女性患者,不满意自己的微笑照,要求通过微创的方法进行治疗。
图2. 采集患者的口内外照片,通过DSD软件分析展示,向患者说明治疗可以达到的预期效果,并在治疗阶段指导我们的操作。 图3. 通过开口照我们可以观察到患者前牙切缘的磨损情况。 图4. 通过侧面照我们可以确定12和11间需要关闭的间隙大小以及与下前牙的咬合情况。
图5. 对于正面照,我们将通过DSD软件进行分析。
图6. DSD可以让我们看到治疗的预期结果,是制定治疗计划、指导治疗过程的重要工具。 图7. 我们将分析的结果转移到石膏模型上,并通过蜡型实现出来,以检查实际的情况与我们设计的结果是否可靠一致。 图8. 蜡型也给患者展示了治疗后可以达到的形态效果,并在之后的分层充填过程中指导我们的操作。
图9. 首先我们对牙齿进行了外漂白,使用的16%过氧化氢牙齿美白凝胶。 图10. 当我们的牙齿颜色达到患者的要求后就进入牙齿的修复阶段。 图11. 橡皮障隔离预修复患牙,以获得干燥的操作环境。 图12. 明确需要关闭的间隙空间非常重要。 图13. 小心拆除旧的复合树脂充填体,避免损伤过多的釉质。 图14. 使用甘氨酸粉清洁牙齿,可以使牙齿表面获得更好的粘接力。 图15. 与其他粉末相比,甘氨酸对牙本质的刺激性较小。 图16. 三步法进行粘接,首先是37%磷酸酸蚀。 图17. 涂抹底漆。
图18. 涂抹粘结剂。 图19. 使用器械在硅橡胶导板上进行标记,确定首层复合树脂需要拓展的位置。 图20. 腭侧釉质层铺填。 图21. 移除硅橡胶导板,小心去除远中边缘多余树脂。 图22. 为了保持远中成形片的位置,我们可以使用牙龈屏障树脂固定成形片。 图23. 分层充填,注意釉质树脂的厚度。 图24. 11完成后再修复12。 图25. 通过铅笔对轴角线等表面形态的体现可以更直观的观察到修复形态的不足之处,进行相应的修改。 图26. 最终的结果令患者很满意。 图27. 后期随访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