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前文)
图20 3/ 4视角显示了恢复的宏观结构 图21 术后3年,清洗和软抛光后 图22 术前和术后对比
患者,23岁,5年前因外伤,中切牙缺损后进行树脂直接修复,但多次失败重做,患者要求瓷贴面修复。牙体缺损超过牙冠1/3,除对冷刺激稍敏感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该病例需要精确的瓷贴面及成熟的技工室技术。 图23 口内片可见缺损1/3的中切牙11 图24 交叉偏振图显示了21号牙齿的内部结构。 图25 牙齿预备,边缘线在龈上 图26 技工制作修复体过程 图27 修复体的不同视角 图28 试戴及就位道 图29 宏观形态及大小
图30 美学的尝试。在这个步骤中,一个透明的硅胶被用来固定牙齿表面的贴面,这样病人就可以站起来,看到最后的修复结果,并在最后的粘结过程之前进行确认 图31 贴面的粘结步骤 图32 去除橡皮障后的最终修复效果 图33 术后1周 图34 一周后,我们可以看到牙龈已经完全愈合 图35 术后六月
总结 直接Vs间接单切牙的修复治疗决定取决于几个标准:患者的年龄、审美要求、结果的可能性、修复难度和使用寿命。此外,这些参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操作者的能力和他对美学修复的鉴赏力。在直接法修复中,操作者是重要的因素:他必须有精确的术前分析(识别不同的结构、掌握复合树脂的特性和抛光阶段的要求)。对于间接法修复,问题转移至技工室的水平。精确的沟通和共享文档(高清晰度照片、偏振照片…)将有助于技术人员更好的完成制作过程。最后必须严格执行粘结程序。对于中切牙,无论直接树脂修复或间接瓷贴面粘结修复,都是对牙医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