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恒顺医学教育 于 2019-6-24 13:58 编辑
图16. 抛光后,切端的过度半透明愈发明显。 图17. 一周后复诊,可以看到修复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材料厚度不合适以及牙齿和修复体之间的界线过于明显。我们提议进行重新堆塑修整,但是患者并不介意这个结果。 图18. 修复体的侧面特写。 图19. 修复体的另一侧面特写。 图20. 18个月后,患者最终决定重新修复。
图21. 局麻并安放橡皮障,去除旧的修复体仅保留腭侧薄层釉质树脂。确保去除了切端的树脂并预备了一个更长的斜面且没有无基釉的存在,从而保证牙齿和修复体之间的完美过渡。 图22. 酸蚀30s。同时修复11上的一个小的釉质缺损。 在这种病例,我的酸蚀范围通常会超过修复体边界以避免将来产生边缘变色。 图23. 从切方视角检查牙本质树脂的堆放量是否合适。牙本质树脂几乎延伸至斜面的尽头。牙本质树脂的延伸和釉质树脂的厚度与材料相关。 图24. 固化牙本质层。 图25. 在牙本质发育叶间堆放薄层的乳光色树脂以突出切端的半透性。
 图26. 堆塑牙釉质层。 用刷子把树脂逐渐摊开从而覆盖整个修复体的唇面有助于减少气泡。 图27. 甘油凝胶阻氧固化1min。 图28. 精修时,为了更好的可视化效果,用铅笔标记出发育沟。 图29. 去除橡皮障前抛光修复体。现在我们必须等待牙齿从脱水状态中恢复后评估最终的结果。
|